2016考研312心理学真题考点解析.doc
2016 考研 312 心理学真题考点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6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3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1、张明在实验室考察不同颜色对人的视敏度的影响,李亮在日常的教学环境条件下考察不同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两人研究方法的不同在于()A、有无自变量 B、有无因变量 C、控制额外变量的程度 D、有无研究假设考点解析:考察额外变量的控制2、1967 年《认知心理学》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诞生。该书的作者是()A、斯滕伯格(R . Sternbeng ) B.布鲁纳(J. Bruner)C. 奈塞尔(U. Neisser) D.西蒙(H. Simon)考点解析:考察死记硬背的知识点3.病人因颞叶受伤而导致受损的功能主要是()A、听觉 B、视觉 C、嗅觉 D、味觉考点解析:脑区功能划分4、在裂脑人实验中,假如给被试左视野呈现苹果图片,右视野呈现单词杯子,他能顺利完成的任务是()A、用左手选出屏幕后摆放的苹果 B、用右手选出屏幕后摆放的苹果C 、用左手选出屏幕后摆放的杯子 D、用右手选出屏幕后摆放的杯子考点解析:考察裂脑人的研究,及左右脑半球功能的差别5、若以黑色圆点为实验刺激材料,成人注意广度的平均水平是()A、3-4 个 B、4-5 个 C、6-7 个 D、8-9 个考点解析:考察注意广度,注意与短时记忆广度区别开来6、剥夺人的快速眼动睡眠后,让其重新入睡。其快速眼动睡眠通常会()A、增加 B、消失 C、减少 D、没有变化考点解析:考察快速眼动睡眠所对应的心理和行为状态7、在声音传导的过程中,中耳三块听小骨把声音最终传递到()A、柯蒂氏器 B、正圆窗 C、卵圆窗 D、前庭器官考点解析:考察人耳生理结构和功能8、在夜空中,由于浮云的运动,使人们误以为浮云后面的月亮在动。这种现象称为()A、运动后效 B、诱导运动 C、自主运动 D、动景运动考点解析:主要考察几种主要的运动知觉,注意区分每种运动知觉的现象9、右图所示的向日葵近疏远密,它所反映的距离知觉线索是()A、空气透视 B、线条透视 C、纹理梯度 D、对象重垒考点解析:考察深度知觉和距离知觉线索10、最早的社会心理学实验是A 社会比较实验 B 监狱模拟实验 C 从众实验 D 社会助长实验考点解析:社会心理学的实验,需要识记11、小明嚼口香糖玩耍时,不慎将 10 元纸币调到狭缝里,几经尝试,自己无法用手将其取出,最后在别人建议下,他用口香糖将其粘出。小明在开始时没有采用这样的方法解决问题,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 功能固着 B 原型启发 C 动机 D 知识的表征考点解析:主要理解功能固着的概念12、进行三段论推理时,有时会出现错误的结论。例如,有些哲学家是诗人,有些诗人是画家,所以有些哲学家是画家。伍德沃斯(R.S.Woodworth)对这种错误推理的解释是A 前提逻辑量词产生的气愤影响人们的结论B 没有根据前提简历更多的心里模型C 在推理过程中没有集中注意力D 个体错误地解释了前提考点解析:考察三段论推理1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语言特征的是A 具有社会性B 具有句法规则C 有限的词语能产生无限的语句D 词语与其所代表意义的联系是必然的考点解析:考察语言的五大特征:创造性、结构性、意义性、指代性、社会性与个体性14、一般认为,口吃属于A 语言理解障碍B 语言产生障碍C 语言知觉障碍D 语义加工障碍考点解析:考察什么是语言障碍,注意语言的中枢机制:布洛卡区、维尔尼克区、角回等的损害会造成语言的不同障碍15、根据比率智商的计算公式,如果一个孩子的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一致,则其智商是A 50B75C100D125考点解析:考察比率智商公式,智商= (智力年龄 /实际年龄)x10016、在智力的 PASS 模型中,处于最高层的认知过程是A 注意B 计划C 同时性加工D 继时性加工考点解析:智力的 PASS 模型,计划--注意--同时加工-- 继时加工17、人们在自我表露时通常遵循的原则是A 相互性原则B 折扣原则C 公平性原则D 自我监控原则考点解析:社会心理学中的自我表露1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五大人格因素特质的是A 开放性B 精神质C 神经质D 直人性考点解析:考察大五人格因素:责任心、外倾性(Extraversion)宜人性(Agreeableness) 、情绪稳定性( Emotional Stability / Neuroticism)、经验开放性(Openness to Experience)19、将潜意识理论从个体潜意识发展为集体潜意识的学者是A 阿德勒B 罗杰斯C 荣格D 弗洛伊德考点解析:考察荣格的集体潜意识起源20、当玩具在眼前消失,儿童认为它仍然是存在的。与这个描述对应的概念是A 客体永久性B 知觉恒常性C 运算D 守恒考点解析:考察儿童客体永久性概念21、大多数儿童在许多记忆任务上的成绩随年龄增长而提高,持信息加工观点的研究者对这一现象最可能的解释是A 发展过程中具体的记忆发生质性变化B 父母和老师的强化效应应随儿童年龄逐渐积累C 随儿童的承载,他们的习得并使用更多样化的记忆策略D 对儿童而言,记忆能力的测量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而变得更可靠22、在同伴提名中,收到同伴正向提名较少、负向提名较多的是A 受欢迎儿童B 被排斥儿童C 有争议儿童D 受忽视儿童考点解析:考察儿童时期,同伴提名的特点23、特雷恩(R.Tryon)的选择性繁殖实验证明了A 可以通过训练改善老鼠的迷宫学习能力B 老鼠的迷宫学习能力与其自然成熟相关C 老鼠的迷宫学习能力受其基因组成的影响D 老鼠比鸽子具有更好的迷宫学习能力考点解析:考察选择性繁殖24、根据屈布勒-罗斯(E.Kubler-Ross)的观点,死亡应对可以分为五个阶段。这些阶段依次是()A、愤怒-否认- 抑郁-祈求- 接纳B 、否认-抑郁-祈求- 愤怒-接纳C 、愤怒-抑郁-否认- 祈求-接纳D、否认-愤怒- 祈求-抑郁- 接纳考点解析:考察面对死亡的五个阶段:否认-愤怒-祈求-抑郁-接纳25、下列关于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图式的表述,错误的是()A、图式是知识的一种表征方式B 、图式是概括化的动作模式C 、图式的动作的结构或组织D、图式是具有可逆性的一种操作考点解析:皮亚杰认知发展的重要概念之一:图式,是指一个有组织、可重复的行为模式或心理结构,是一种认知结构的单元。一个人的全部图式对组成一个人的认知结构26、布鲁纳认为,学生学习必须超越给定信息,这一观点强调的学习过程是()A、获得B 、转化C 、评价D、动机考点解析:布鲁纳的学习过程27、根据加涅的观点,属于连锁学习范畴的是()A、辨别学习B 、言语联想学习C 、具体概念学习D、定义概念学习考点解析:加涅的连锁学习范畴28、根据多伊奇(M.Deutsch )的观点,最能激发学生掌握目标动机系统的课堂结构是()A、竞争化课堂结构B 、合作性课堂结构C 、个体化型课堂结构D、复合型课堂结构29、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不是相互对立的,学习动机激发的重点在于外部动机的不断内化。持这一观点的动机理论是()A、成败归因理论B 、成就目标理论C 、自我价值理论D、自我决定理论考点解析:考察学习动机的成败归因理论30、普雷马克原理指的是()A、用低频活动作为高频活动的强化物B 、用高频活动作为低频活动的强化物C 、用低频活动作为高频活动的强化物D、用高频活动最为高频活动的强化物考点解析:普雷马克(Premack)原理就是用来帮助教师选择最有效强化物的一种方法,是指用高频行为(喜欢的行为)作为低频行为(不喜欢的行为)的有效强化物31、在以前学习中得到提高的某种官能,对后来涉及该官能的学习产生促进作用,从而表现出迁移效应,持这一观点的迁移理论是()A、形式训练说B 、共同因素说C 、概括原理说D、关系转化说考点解析:考察迁移的形式训练说32、首先提出实验心理学一词的学者是()A、笛卡尔B 、冯特C 、铁钦纳D、格尔苏霍次考点解析:考察死记硬背的知识点,具体不解释,可以看书33、在研究的某一时期内或特定时间点上发生的各种社会事件都可能影响被试的行为。从而混淆实验处理的效果。这种影响研究内部效度的因素属于()A、历史因素B 、成熟因素C 、统计回归效应D、研究变量与被试特点的交互作用考点解析:实验心理学,影响内部效度的因素,其中各种特点历史事件的影响属于历史因素34、既能比较直接地测量每个加工阶段的时间,也能比较明显地看出每个加工阶段特点的实验是()A、库伯(L.Cooper)的心理旋转实验B 、汉密尔顿(W.Hamilton)字母转换实验C 、克拉克(H.Clark)句子- 图形匹配实验D、特滕伯格(S.Sternberg)的短时记忆信息提取实验考点解析:考察字母转换实验35、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的缩写是()A、PETB 、 FMRIC 、 MEGD、ERPs考点解析:死记硬背知识点,不解释36、根据表中所列的信号检测论实验结果,可计算出 d 值为()P(y/N) P(y/SN) Z Z O O0.04 0.29 -1.75 0.55 0.09 0.34A、-1.2.B 、 0.25C 、 0.43D、2.30考点解析:考察 d 的计算方法,答案为 2.3037、在研究双眼辐合大小距离判断的影响实验中,发现在刺激物的实际大小和实际距离都固定不变的情况下,随辐合角度的增大()A、个体知觉的距离愈近B 、个体知觉的距离愈远C 、个体的激励知觉愈好D、个体的距离知觉愈差考点解析:考察双眼辐合判断距离,角度越大,知觉到距离越近38、黄色颜料和绿色颜料混合所得到的颜色,其明度是()A、与黄色保持一致B 、与绿色保持一致C 、两种颜色的明度相加D、两种颜色的明度相减考点解析:考察明度知觉,两种颜色的明度相减39、探讨主义在多个并行任务间的指向和调节作用时,常用的研究范式是()A、双侧任务范式B 、双任务范式C 、提示范式D、搜索范式考点解析:考察双任务范式特点40、采用拉丁方涉及控制额外变量的方法属于()A、消除法B 、恒定法C 、抵消法D、随机控制法考点解析:抵消法41、在进行视觉实验时,视觉刺激会对视觉感受性产生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为()A、只有强光会降低视觉感受性B 、只有弱光会降低视觉感受性C 、强光和弱光都会降低视觉感受性D、强光和弱光都会提高视觉感受性考点解析:强光和弱光都会对视觉感受性产生影响,使感受性降低根据下列材料,回答 42~44 题下表为一个考查学生几何问题解决能力的实验设计模式及假设结果。其中,几何题解决能力采用测验进行测定,满分 100分。问题难度 训练方法方法一 方法二易 95 97难 30 6042、该研究最恰当的实验设计是()A、被试内设计B 、被试间设计C 、嵌套设计D、事后回溯设计考点解析: 被试间设计,具体区分被试间和被试内设计43、根据所列结果,该实验可能存在()A、交互作用B 、易化作用C 、抑制作用D、强化作用考点解析: 实验处理中一般都是出现交互作用44、根据所列结果,还应考虑实验可能存在()A、霍桑效应B 、安慰剂效应C 、地板效应D、天花板效应考点解析: 天花板效应是指问题很简单,被试做的结果全都是高分,没有明显区分度45、信度系数的定义公式是()考点解析:信度系数的公式46、某个测验由于条件限制,只得到了一次施测数据,此时计算该测验的信度应该使用A、多质多法B 、复本法C 、分半法D、重测法考点解析:此问题考察的是分半信度使用条件,副本信度和重测信度都需要两次测验47、某研究中共有 3 组被试,每组 12 人,进行分类分析时,误差自由度为A、2B 、 11C 、 33D、35考点解析:误差自由度计算方法48、关于陆军甲种测验和陆军乙种测验的表述,错误的是A、均可以用于大规模的团体施测B 、可用于官兵选拔和职位配置C 、可用于企事业人员选拔D、前者为非文字测验,后者为文字测验考点解析:考察记忆性知识点49、根据因素分析结果,韦克斯勒儿童智力测验(第四版)测查的能力因素主要包括()A、语言理解、知觉组织、工作记忆、加工速度B 、分析能力、人际关系、图形分析、空间推理C 、语言关系、认知风格、工作记忆、空间推理D、语词汇能力、知觉组织、创造能力、抽象推理考点解析:语言理解、知觉组织、工作记忆、加工速度50、测量的基本要素是A、信度、效度B 、参照点、单位C 、参照点、信度D、单位、效度考点解析:参照点,单位,属于记忆性知识点51、一个呈负偏态分布的随机变量,其众数、中数、算术平均数的大小关系是A、三者相等B 、众数最小C 、中数最小D、算术平均术最小考点解析:负偏态中众数最大、平均数最小,中数在中间52、关于下列四个图形的描述,错误的是A、图 a 中两个随机变量的均值不同,方差相同B 、图 b 中两个随机变量的均值相同,方差不相同C 、图 c 中两个随机变量的均值、方差均不相同D、图 d 中两个随机变量的均值相同、方差也相同53、下列关于概化理论的表述,错误的是()A、属于随机抽样理论B 、关于行为测量可靠性的理论C 、关于被试能力估计的理论D、痊愈分数类似于经典测量理论的真分数考点解析: 概化理论是关于被试能力估计得理论54.关于克隆巴转系数的表述,错误的是A.系数可用来描述 0.1 计分测验的信度B .值是所有可能的分率信度的平均值C. 值大,测验信度一定高D.值小,测验倍度一定低考点解析: 克隆巴赫系数的特点,值小,测验信度一定低55.美国教育考试中心采用表述题目难度,=13+4*Z 式中宇母表示題目难度值,Z 表示由 P 指转換得来的标准分数,其取值范围为-3~3,根据正态分布表,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属于等比量尺B. 值越大,遐目越难C. 通过串 P=0.50 时,=13D.以 25 为上限,1 为下限56.Logistic 三参数镆型项目特征曲线(ICC)上,拐点处的斜率表示的参数是A.难度 B.区分度 C.精测度 D 能力值57.在各类选拔性测验中,若不同测验的分数可以相互补偿,则用来合成不同测验分类的最恰当的方法是A 原始分数相加法B. 线性等值法C. 多元回归法D.汇编栅栏格法58.两个变量分布都是真正的二分变量,要计算两者之间相互关系,最恰当的方法是A.四分相关 B.相关 C.二列相关 D.点二列相关考点解析:真正二分变量采用相关59.当样本容量增大 1 倍时,总体平均数的置信区间长度会A.扩大一倍 B.缩小 1 倍 C.扩大 1.414 倍 D.缩小 1.414 倍考点解析:考察样本容量增大,置信区间的变化,缩小 1.4倍60.一元线性回归方程有效性检验及解释率的计算方法是A.偏相关分析和计算信度系数 B.方差分析和计算决定系数C. 多重 t 检验和计算回归系数 D.因素分析和计算拟合指数考点解析:回归方程结实率可以采用:方差分析和计算决定系数根据下列材料,回答 61-63 题。下表是一次大规模考试中一道单项选择题的数据统计表,表中样本总人数为 2320 人,分成五组,每组 464 人。该选择题满分 2 分,正确答案为 D。选项 组一 组二 组三 组四 组五 选择比率A 125 80 51 39 37 0.143B 140 133 95 98 90 0.235C 59 55 75 57 36 0.122D 140 196 243 270 311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