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的结构方式_六年级语文.doc
具体的结构方式_六年级语文 我们在这里介绍几种常见的结构方式,它们不是结构方式的全部, 在遇到具体材料时还要根据材料的特点、表达主题的需要来具体地 安排结构方式。时空结构:所谓时空结构指的是以时间或空间,或者时间和空间的交叉为线 索来组织材料的方式。这种结构方式,线索比较清晰,适合记叙文。在这儿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十六年前的回忆》1927 年4 月28 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那是父亲的被难日, 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他什么 时候又出去了。有时候他留在家里,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我蹲在 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我奇怪地问他:“爹,为什么要烧掉呢? 怪可惜的。 ”待了一会儿,父亲才回答:“不要了就烧掉。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 ”父亲是很慈祥的,从来没骂过我们,更没打过我们。我总爱向父 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 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 答我。 后来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 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才过了两天,果然出事了, 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第二天,父亲 才知道他被抓到警察厅里去了。我们心里都很不安,为这位工友着 急。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 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 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 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可怕的一天果然来了。4 月6 日的早晨,妹妹换上了新夹衣,母 亲带她到儿童娱乐场去散步了。父亲在里间屋里写字,我坐在外间 的长木椅上看报。短短的一段新闻还没看完,就听见“啪,啪……” 几声尖锐的枪声,接着是一阵纷乱的喊叫。“什么?爹!” 我瞪着眼睛问父亲。“没有什么,不要怕。星儿,跟我到外面看看去。 ”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支闪亮的小手枪,就向外走。我 紧跟在他身后,走出院子,暂时躲在一间僻静的小屋里。一会儿,外面传来一阵沉重的皮鞋声。我的心剧烈地跳动起来, 用恐怖的眼光瞅了瞅父亲。“不要放走一个!” 窗外一声粗暴的吼声。穿灰制服和长筒皮靴的 宪兵,穿便衣的侦探,穿黑制服的警察,一拥而入,挤满了这间小 屋子。他们像一群魔鬼似的,把我们包围起来。他们每人拿着一支手枪,枪口对着父亲和我。在军警中间,我发现了前几天被捕的工 友阎振三。他的胳膊上拴着绳子,被一个肥胖的便衣侦探拉着。那个满脸横肉的便衣侦探指着父亲问阎振三:“你认识他吗?”阎振三摇了摇头。他那披散的长头发中间露出一张苍白的脸,显 然是受过苦刑了。“哼!你不认识? 我可认识他。 ” 侦探冷笑着,又吩咐他手下的那一 伙, “看好,别让他自杀,先把手枪夺过来!”他们夺下了父亲的手枪,把父亲全身搜了一遍。父亲保持着他那 惯有的严峻态度,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因为他明白,对他们是 没有道理可讲的。残暴的匪徒把父亲绑起来,拖走了。我也被他们带走了。在高高 的砖培围起来的警察厅的院子里,我看见母亲和妹妹也都被带来了。 我们被关在女拘留所里。十几天过去了,我们始终没看见父亲。有一天,我们正在吃中饭, 手里的窝窝头还没啃完,听见警察喊我们母女的名字,说是提审。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 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 脸。“爹!”我忍不住喊出声来。母亲哭了,妹妹也跟着哭起来了。“不许乱喊!” 法官拿起惊堂木重重地在桌子上拍了一下。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 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这是我的妻子。 ” 他指着母亲说,接着他又指了一下我和妹妹, “这 是我的两个女孩子。 ”“她是你最大的孩子吗?”法官指着我问父亲。“是的,我是最大的。 ” 我怕父亲说出哥哥来,就这样抢着说了。我 不知道当时哪里来的机智和勇敢。“不要多嘴!” 法官怒气冲冲的,又拿起他面前那块木板狠狠地拍 了几下。父亲立刻就会意了,接着说:“是的,她是我最大的孩子。我的妻 子是个乡下人。我的孩子年纪都还小,她们什么也不懂。一切都跟 她们没有关系。 ”父亲说完了这段话,又望了望我们。法官命令把我们押下去。我们就这样跟父亲见了一面,就匆匆分 别了。想不到这竟是我们最后的一次见面。28 日黄昏,警察叫我们收拾行李出拘留所。我们回到家里,天已经全黑了。第二天,舅老爷到街上去买报。 他是从街上哭着回来的,手里无力地握着一份报。我看到报上用头 号字登着“李大钊等昨已执行绞刑” ,立刻感到眼前蒙了一团云雾, 昏倒在床上了。母亲伤心过度,昏过去三次,每次都是刚刚叫醒又 昏过去了。过了好半天,母亲醒过来了,她低声问我:“昨天是几号? 记住, 昨天是你爹被害的日子。 ”我又哭了,从地上捡起那张报纸,咬紧牙,又勉强看了一遍。我低声对母亲说:“妈,昨天是4 月28。 ” 母亲微微点了一下头。文章作者回忆了父亲李大钊在遇难前一段时间里的生活、工作情 况。文章共有五个结构段。文章第一段就是第一个结构段。文章的开头写到:“1927 年4 月 28 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文章第二自然段到第七自然段叙述了父亲在情况十分危急的时候 仍然坚持革命工作,是第二个结构段。这个结构段的开头写到:“那 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从第八自然段到第18 自然段叙述了全家被捕的经过,是第三个结 构段。它的开头是:“可怕的一天果然来了。……”从第19 自然段到第29 自然段叙述了父亲在法庭上的英勇坚定, 这是第四个结构段。它的开头写到:“十几天过去了,……”从第30 自然段到结束,叙述父亲被害,全家人悲痛万分。这是第 五个结构段。它开头写到:“28 日黄昏”文章每一个结构段的开头都是由时间开始的。文章的内容由五个 时间串联起来。这使文章形成了一条清晰的时间线索。这篇文章就是以时间为线索来安排文章结构的典型。这里要提醒 大家注意的是,所谓线索是针对结构段来说的,不是指自然段。假 如文章比较短,而且恰巧自然段与结构段是重合的,那么自然段当 然也是依照时间线索。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们在写作活动中, 要不要用时间线索,这完全由材料决定。千万不要为用而用,原本 没有时间线索的材料却非要硬安上时间的线索,那就适得其反了。 在什么情况下才采用时间线索呢?是在材料的时间变化比较多,而 且每一次的时间变化都连带相应事件发生变化时。重要的是,如果 将时间作为线索,从而材料比较有条理,文章脉络比较清楚,在这 种情况下就是非用时间线索不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