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专题复习题10:文言文比较阅读


《2016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专题复习题10:文言文比较阅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专题复习题10:文言文比较阅读(15页珍藏版)》请在知海网上搜索。
四清导航七年级上配人教语文专题复习10文言文比较阅读四清导航四清导航(一)【甲】咏雪【乙】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
”其邻人之父亦云。
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选自智子疑邻)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4分)(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俄而雪骤()(暮而果大亡其财()(宋有富人,天雨墙坏()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撒盐空中差可拟。
(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家庭聚会不久,一会儿果然名词作动词,下雨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这天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
这家人很赞赏儿子的聪明,却怀疑偷盗的是隔壁的老人。
2、四清导航四清导航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两篇文章中儿女的回答都体现了他们的聪明才智。
3、B甲文最后交代兄女(谢道韫)的身份,暗示谢太傅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C乙文的故事主旨在于说明人的先见之明。
4、D两篇文章都涉及对一个问题的看法,甲文从不同角度咏雪,乙文从相同角度强调了修补防盗。
5、CC四清导航四清导航4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3分)5智子疑邻有何寓意?这对我们有何启示?(3分)“柳絮因风起”更好。
6、作者没有表态,却在最后补充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7、因为柳絮团状,与雪花相似,漫天飞舞给人以想象和美感,比喻十分传神,而且还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温暖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
8、凡事要尊重事实,不能凭主观感情去判断是非,听意见应听正确的,而不要看这意见是什么人提出的,对人不能持偏见。
四清导航四清导航(二)【甲】陈太丘与友期【乙】郭伋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
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
”伋辞谢之。
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
”伋谓别驾从事,计日告之。
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须期乃入。
其为人若此。
(选自后汉书郭伋传,略有改动)【注释】郭伋(j)始至行部:郭伋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
行部,出巡。
西河美稷:地名。
别驾从事:部下官吏。
野亭:郊野外的亭子。
四清导航四清导航6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太丘舍去(舍弃、丢下)B则是无信(不讲信用)C及事讫(完毕)D先期一日(约定的日期)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相委而去杂然而前陈者B计日告之传一乡秀才观之C遂止于野亭骈死于槽枥之间D其为人若此安陵君其许寡人AACC四清导航四清导航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待君久不至,已去。
(伋谓别驾从事,计日告之。
9甲、乙两文告诉了我们一个同样的道理:_。
但从选材角度看,甲文选取的是友人“无信”“无礼”的反面例子,乙文选取的是_的正面例子;从表达方式看,甲文侧重_,乙文侧重叙述。
(4分)10从甲、乙两文的故事中,你还得到了哪些新的启示?(就一个或两个故事来谈均可,至少两条)(4分)等您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
郭伋告诉部下官吏,算好了日子告诉他们。
做人要讲信用郭伋守信描写要有礼貌;要勇于改正错误;要容许别人改正错误;成人要为儿童做出好的表率;对儿童也要说话算数;做人要言行一致。
四清导航四清导航(三)【甲】论语三则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选自论语)【乙】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选自礼记)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4分)(不耻下问()(知者不惑()(不知其旨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疑惑甘美不通,理解不了四清导航四清导航12用“/”划出下列句子的停顿。
(2分)(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我非生而知之者13将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14虽有佳肴的中心句是_。
(3分)15虽有佳肴和论语三则的第三则分别论述了学习的哪个方面?(3分)/聪敏又勤学,不以向职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求学为耻辱,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
知道自己知识的不足,这样之后才能更好地反省自己;认识到自己对某些知识困惑不解,这样之后就能自我勉励。
教学相长也虽有佳肴阐明了学与教的辩证关系;论语三则第三则是从学习态度方面论述的。
四清导航四清导航(四)【甲】诫子书【乙】成王封伯禽于鲁。
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
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
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
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以之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以之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
夫此六者,皆谦德也。
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
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
可不慎欤?”(选自周公诫子)四清导航四清导航16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4分)(非学无以广才()(悲守穷庐()(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又相天子()1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
18这两篇短文都是告诫子孙的文章,但中心内容不同。
其中乙文周公告诫儿子伯禽的中心内容是_;甲文诸葛亮告诫儿子的中心内容是_。
(4分)19甲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话是_。
(4分)扩展屋子见闻广博,记忆力强辅佐不学习就不能有广博的才干,没有志向就不能成就学业。
可是,我还(常常)洗一次头发,要多次停下来,握着自己已散的头发,接待宾客,吃一顿饭,要多次停下来,接待宾客,还唯恐(因怠慢)失去人才。
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就怠慢轻视人才要立德、修身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四清导航四清导航(五)【甲】狼【乙】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选自黔之驴)2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其一犬坐于前()(以为且噬己也,甚恐()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恐惧四清导航四清导航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4分)(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22整体看这两则材料,我们得知:屠户之所以没有被贪婪、狡诈、凶狠的狼吃掉,是因为他(_,(_;黔之驴之所以避免不了悲剧命运,是因为它(_,(_。
这充分说明了认清形势的重要性。
(8分)骨头已经扔完了,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
- 下载必读:
1、word格式文档无特别注明外均可编辑修改;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2、纯PPT格式课件,可能不包含音视频文件,无法播放。请谨慎下单,否则后果自负。
3、试题类资料,若没标明(含答案),则可能不含答案。对于标明含答案的试题,其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否则后果自负。- 版权声明:
该资料为 【上传人(卖家):zhidao6】主动上传,所获收益归该上传人。本站对所上传内容,不做编辑和修改!知海网作为网络服务提供商,仅对该作品提供存储保护!我们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6 年人教版七 年级 语文 上册 专题 复习题 10 文言文 比较 阅读
- 本文标题:
2016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专题复习题10:文言文比较阅读
- 链接地址:
https://www.zhwenku.com/edit/1005495.html
最新DOC
(已实名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