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冷基础干货知识总结


《制冷基础干货知识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冷基础干货知识总结(8页珍藏版)》请在知海网上搜索。
1bar等于100,000Pa(帕斯卡),与0kgf/cm(公斤力/平方厘米)非常接近,但略小于标准大气压(atm),即:1bar=100,000Pa=0kgf/cm98atm;标准大气压(atm)是在海平面的标准条件下测量的大气压力,其值定义为101,325Pa或者等同于760mmHg(毫米汞柱)即:1atm=101,325Pa=760mmHg=6psi;1psi大约等于6,76Pa,或者说1psi0689bar,即:1psi=6,76Pa0689bar;1MPa(兆帕)是重要的压力单位,它等于1,000,000Pa或者说是10bar。
1、由于MPa和bar都基于公制系统,即:1MPa=1,000,000Pa=10ba;千瓦(kW)是一种功率单位,它表示每秒钟所做的功。
2、1kW相当于每小时消耗或产生的860kcal的能量,即:1kcal(千卡)=427427kgm(千克米)1kW(千瓦)=860860kcal/h(千卡/小时)冷吨它是制冷能力的一个度量单位,其中1美国冷吨等于3024kcal/h或者517kW,即:1美国冷吨=kcal/h=51kW摄氏度(C)与华氏度(F):这两个是最常用的温度单位,在制冷系统中经常需要相互转换。
3、即:华氏度=32+摄氏度8摄氏度=(华氏度-/千瓦(kW):用于表示制冷设备的功率或制冷量。
4、冷吨,冷吨定义为将一吨0C的水在24小时内冷冻成冰所需的制冷能力,即:1冷吨RT517kW;大卡/小时(kcal/h):1kcal/h163W能效比是衡量空调或制冷设备能效的一个重要指标。
5、它定义为制冷设备提供的制冷量与其消耗的电功率之比,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出:EER=制冷量/耗电量饱和压力对应着饱和温度,随着压力的升高,饱和温度也随之升高;反之,压力降低,饱和温度也会降低。
这种关系通常可以通过制冷剂的饱和温度压力对照表查询得到。
6、冷凝压力是指制冷剂在冷凝器中由气态转变为液态时的压力,而冷凝温度则是指在这个压力下制冷剂的饱和温度。
7、冷凝压力越高,相应的冷凝温度也越高,这会影响冷凝器的换热效率和制冷系统的整体性能。
8、蒸发压力是指制冷剂在蒸发器中由液态转变为气态时的压力,蒸发温度则是对应的饱和温度。
蒸发压力与蒸发温度呈正相关,压力越高,蒸发温度也越高。
蒸发温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制冷剂吸收热量的能力,从而影响制冷量。
当冷凝压力保持不变时,蒸发温度越高,制冷剂从蒸发器中吸收热量的能力越强,制冷量通常会增大。
这是因为较高的蒸发温度意味着制冷剂的蒸发过程更加充分,制冷剂能够更有效地吸收被冷却物体的热量。
不过,蒸发温度过高会减小与被冷却介质之间的温差,降低换热效率,因此制冷量增大的效果会受到限制。
压缩比(即排气压力与吸气压力的比值)的大小也会影响制冷量和能耗。
压缩比越高,排气温度上升,制冷系数下降,能耗增加,制冷量可能降低。
排气温度过高不仅会加速润滑油的分解,减少其润滑效果,还会加剧压缩机部件的磨损,缩短设备寿命。
同时,高温可能触发系统保护机制,导致压缩机频繁停机,甚至损坏压缩机。
通过提高吸气压力来降低排气温度,比其他方法更简单有效。
排气温度过低通常意味着系统制冷剂循环量不足或膨胀阀开启度过小,可能反映制冷系统效率低下或存在制冷剂泄漏等问题。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合理的低排气温度是系统高效运行的表现,但需结合其他运行参数综合判断。
压缩机频繁启停对回油不利,因运行周期短暂,无法形成持续的高速气流于回气管道中,导致润滑油滞留管路内部。
压缩机缺乏足够的润滑油会导致严重的润滑不足问题,其根本原因并非压缩机奔油的速度与量,而是系统回油机制的低效。
蒸发温度每上升10C,电机的负载可能增加30%乃至更高比例。
蒸发温度下降会降低制冷系数,压缩机的制冷量随之减少,负荷加重,长时间运行下耗电量显著增加。
提升蒸发温度每1C,维持相同制冷量所需的功率增加约4%;在可行条件下适度调高蒸发温度有利于空调制冷效率的提升。
排气压力偏低,尽管表现在高压端,其根源常追溯至低压端的问题。
压缩机启动时,润滑油中溶解的制冷剂或沉于底部的大量制冷剂因压力突降而沸腾,导致润滑油起泡现象,此为带液启动,可通过油视镜直观观察。
带液启动的根本原因在于制冷剂溶解于润滑油中,或沉积于润滑油下部,压力骤降时迅速沸腾引发起泡。
制冷剂迁移是一个缓慢过程,在压缩机停机期间,制冷剂逐渐渗透至润滑油中,时间越长迁移量越大。
应用曲轴箱加热器理论上能有效防止制冷剂迁移。
对于低温设备,当压缩机位置高于蒸发器时,回气立管上的回油弯是必要的设计,应尽可能紧凑以减少存油。
空调的能效比(EER或SEER)是衡量其能效的重要指标,数值越高代表能效越好,一级能效最为节能。
在某些制冷系统中,通过回热器将高压液体制冷剂在进入膨胀阀前与低压气体制冷剂进行热交换,提高制冷效率和系统稳定性。
过热度是指蒸发器出口制冷剂蒸气温度超过其对应压力下的饱和温度的程度,过冷度则是冷凝器出口液体温度低于其对应压力下的饱和温度的程度。
合理的过热度和过冷度有利于提高系统效率。
热力膨胀阀与电子膨胀阀两者都是用于控制制冷剂流量的关键组件,热力膨胀阀依靠感温包感应蒸发器出口温度自动调节,而电子膨胀阀则通过电信号精确控制,后者在调节精度和响应速度上有优势。
制冷系统中制冷剂的正确充注量至关重要,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系统性能,通常需要通过专业的计算和充注设备来确定和实施。
在制冷过程中,除湿是伴随制冷的一个重要副效应。
适宜的除湿有助于提高室内舒适度,但过度除湿会增加能耗,需通过控制系统精细调节。
定期维护包括清洁冷凝器和蒸发器表面、检查制冷剂量、检测泄露、润滑运动部件、更换过滤器等,以确保系统高效、安全运行。
鉴于环保要求,传统的含氯氟烃(CFCs)和氢氟氯烃(HCFCs)制冷剂正逐步被更环保的制冷剂如氢氟烯烃(HFOs)、氢氟碳化物(HFCs)以及自然制冷剂(如CO氨、丙烷)所取代。
载冷剂:载冷剂是一种中间物质,如常用的空调冷冻水,其在蒸发器内被冷却降温,然后远距离输送,来冷却需要被冷却的物体。
:杂质与水分:杂质与水分在制冷系统必须严格控制的关键因素。
它们可导致压缩机内部运动部件异常磨损,影响诸如电磁阀、膨胀阀等精密元件的功能,造成堵塞或失效。
压缩机保护器:压缩机保护器是系统安全的重要防线,旨在预防异常状况下电机烧毁等严重后果。
其工作原理基于内置的加热丝和双金属片结。
- 下载必读:
1、word格式文档无特别注明外均可编辑修改;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2、纯PPT格式课件,可能不包含音视频文件,无法播放。请谨慎下单,否则后果自负。
3、试题类资料,若没标明(含答案),则可能不含答案。对于标明含答案的试题,其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否则后果自负。- 版权声明:
该资料为 【上传人(卖家):小魏子老师】主动上传,所获收益归该上传人。本站对所上传内容,不做编辑和修改!知海网作为网络服务提供商,仅对该作品提供存储保护!我们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制冷 基础 干货 知识 总结
- 本文标题:
制冷基础干货知识总结
- 链接地址:
https://www.zhwenku.com/edit/1426687.html
最新DOC
最新PPT
- 快速阅读课件资料讲解
- 哈尔滨医科大学内科护理学肾病综合征
- 复旦大学经济博弈论课件--经济博弈论7
- 【2019年整理】胃癌
- 【2019年整理】初中英语九年级-Unit-15《-We're-trying-to-save-the-manateese!》
- 【2019年整理】聚乙烯醇的合成
- 【2019年整理】平行六面体与长方体
- 【2019年整理】交通安全知识教育培训资料
- 【2019年整理】高中历史必修2《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课件
- 【2019年整理】替格瑞洛的ChampionPhoenixIII期临床试验结果
- 【2019年整理】食物中毒流行病学调查分析-1
- 【2019年整理】8AUnit2Integratedskills
- 【2019年整理】沉井基础及地下连续墙
- 【2019年整理】尘肺的影像表现及鉴别诊断
- 【2019年整理】第十一章外来水生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