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老工业基地战略发展)专题报告会.docx
《(振兴老工业基地战略发展)专题报告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振兴老工业基地战略发展)专题报告会.docx(13页珍藏版)》请在知海网上搜索。
中央11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强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是振兴老工业基地的重要支撑。
东北地区振兴规划(一)组织编制东北地区振兴规划。
1、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像当年建设沿海经济特区、开发浦东新区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那样,齐心协力,扎实推进,确保这一战略的顺利实施。
2、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国家措施如下:优化经济结构,建立现代产业体系(一)加快推进企业兼并重组。
3、20XX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明确了实施振兴战略的指导思想、方针任务和政策措施。
(二)完善现代产业体系。
继续组织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高技术产业发展专项。
4、20XX年9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提出了振兴东北的指导思想、原则、任务和政策措施。
5、由世界银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机构组织的“东北振兴战略国际研讨会”12月3日在沈阳举行,我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重大决策吸引了众多国际知名金融机构汇聚此间,共同研究这一地区的发展问题。
6、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3页共13页开拓新思路刘吉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执行院长20XX年12月21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发展专题报告会各位领导、各位同志:很荣幸能跟吉林的同志们交换思想的机会,我报告的题目叫第一要务-开拓新思路。
7、我觉得第一要务就是十六大报告里面所说“发展是第一要务”,因为它是关于邓小平同志“发展是硬道理”这种理论的直接传承,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直接落实、是21世纪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最高体现,同时,也是解决当前一些问题、矛盾的根本途径,所以胡锦涛同志多次说:“我们全党都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求发展”。
8、从这个意义上说,第一要务就是我们及党政领导第一把手要抓的第一大事,今天我们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我想第一要务也要抓这个问题,抓发展,下面我想谈几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我想谈发展要有新的思路。
这句话是江泽民同志说的,江泽民同志讲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都要有新的举措,总而言之一句话,就是必须创新,在“新”字上做文章,所以我想,重振东北老工业基地本身就是一项重大的战略新思路,所以我们要贯彻这样一个战略的新思想,各项措施都要有新的思路,那么到底要有怎样的新思路呢?我觉得从理论上讲或者从全国来讲,应该有四个途径来开拓我们的新思路、沿着这个方向去找,就是说我们是后发展的国家,那么后发展国家有后发展的优势,就是说,我们要很好的去学习走在前沿先进国家的经验,尽可能的避免重复他们已经犯过的错误,或者找到我们新的思路。
比如说,我们现在还处在工业化阶段,在先进发达国家,他们工业化中间有哪些经验呢?可以这么说,第一是他们有很多宝贵经验。
江泽民同志当年在建党80周年讲话上提出,我们要很好的符合与人类发展的共同规律,他讲了三个规律,一个是建设社会主义规律,一个是党的执政规律,还有一个就是人类发展的共同规律。
从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是人类发展的共同规律,不可抗拒的历史规律,所以我们必须坚持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在社会主义前进道路中,我们也有很多还要继续去研究、吸取的人类发展的共同规律。
从马克思逝世以后,人类前进了一百多年,在这一百多年人类实践中,有哪些我们必须要实现的规律?比如说,必须要城市化。
全世界所有现代化国家,经过的道路都是城市化,那就是农民人口要进入城市。
比如美国的农村人口只有20%,欧洲的发达国家农村人口只有5%,即使是日本、韩国战后还是40%,但是现在也降至10%以下。
所以要城市化,我们必须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我国制造业必须从机械化到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我们的工业经济必须要往知识工业经济上发展,这都是先进国家所展示的一些共同的规律、经验,我觉得我们应该学习。
比如说,股份制就是发达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所展现的事物。
现在十四届三中全会已经说了,作为公有制主要实现形式是股份制,其实股份制到底是公有制还是私有制呢?这个问题争论好久了,如果我们回顾一下发达国家新的股份制的发展历史,我们就知道,股份制一开始的时候当然是私有制,那个时候为了避免风险,英国的一些大的贸易公司为了避免轮船在好望角失事,当时,一家小的贸易公司只有一条、二条轮船,如果翻掉一条轮船就可能破产。
因此,他们就联合起来成立东印度股份有限公司,老板们联合起来就有几十条船,即使有一两条船翻了那么它还可以集中,这是个很大企业可以发展,所以这就是做股份制最早的开始。
同样是为了避免风险,美国在建立铁路事业的时候需要大量的资金,任何一个私人老板都无法提供这种资本,所以他们也联合起来共同建设铁路,这就是股份制的开展,所以这个时候的股东可能是几百个或几十个,但是每一个股东可能都是很有钱的,一股股金都是几千英磅,几千美元或几万美元,他们当然都是资本家,股份制最初的所有者,就是资本家的联合。
后来在竞争的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呢?就是说资本家的股份制竞争还需要更多的资本,那么这个资本从哪来呢?他们发现社会有许多游资可以利用,所以,英国人首先发明一英磅股票,过去一股是二千英磅,现在降到一英磅可以买一股,普通的工人也可以买了,这就是说大量的社会资本进入了股份制。
那么当时老板只要控股就行了比如说,他可以控股51%,那么其它的49%是社会游资,社会的资本吸进来,是为他提高新入资本的竞争力服务的。
这个时候,马克思看到了毕竟是社会资本进入了企业,所以他说是社会资本是对私人资本的一种仰起。
马克思当时很了不起,毕竟是社会资本49%那是来自于社会的贡献,那可能是几千人、几万人、几十万人的财富,那么马克思没有看到现在的股份制,但是他也做了理论研究,曾经指出过,在第三卷里写到股份制通向共产主义的桥梁。
他看到了这个前景。
后来,马克思去世后股份制又经过了好几代。
比如说,一家公司老板占了50%股份,如果他死了,他有5个儿子,因此,每个儿子可以分到10%的股份,那么到了第三代,假设还是这5个人的话,一个老板只占2%的股权了。
那么到第五代,虽然还是一个家族,但是,已经出了五服,大家只是彼此相识,到这时每个人的股权仅占最初股份的百分之零点几。
这时,家族里有的人成了花花公子,有的人不愿意做老板,去当军人、当教授了,变成普通的股民了。
几百人的家族,虽然是同姓,却彼此都不相识,即使是相识,也凝聚不起来了,这样,整个家族都变成了普通的股民。
比如说,像美国杜邦公司。
当年杜邦公司是私人家族式的企业,但是到了上世纪中叶,家族已经发展为289人的大家族,资产已经分散,所以他变成普通股民,就是说几千、几万人都有这个企业的股票,但是没有一个人或者没有一个家族能够控股,这样它就变成了股权高度分散的公司,于是“公共公司”这个名称就出现了,还能说它是私有制吗?当年毛主席讲过,农民在一起就是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所有制。
现在几千万人、几百万人所有的企业,怎么还能是私有制呢?应该是从量变到质变,变成了公有制的一种实现形式。
当然,股票持有者的股票是他私人所有的,但这正是马克思讲的未来的社会就是自由人的灵活劳动,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重建个人所有制。
我们会不太理解,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怎么重建个人所有制?那么现在我们看到的这种股份制,就符合马克思这个定义。
你虽然是持有本公司的股票是本公司的股东之一,可能是百万分之一,但是你拿公司一个螺丝钉都是违法,因为生产资料是公有的但是股票是私有的,可以在市场上进行交易。
因此可能是今天这一千万人拥有本公司的股票,而明天是另外一千万人,这就是整个社会所有制,使之成为公有制的一种形式。
所以从发展的过程来看,我们建设公有制实现形式的股份制,就用不着再重头做起先是和资本家的联合,然后再逐步到公有制的形式。
我们可以从一开始就国有控股然后多吸取社会游资,再逐步把它变成公共公司,也不一定国有公司控股,变成公共公司就可以。
这里有很多经验值得我们学习的。
当然,今天没有时间很详细来讲,工业化之间也有很多教训,比如说不重视环保,所以破坏了可持续发展,我们的经济不是一个循环的经济,最后我们要发展成循环的经济。
美国的工业化是建立在大量浪费资源的基础上,美国人口只占世界人口的5%,但是他却利用了世界40%的能源,这样一种工业化道路,毫无疑问我们是无法做到的,全世界的能源供应中国都不够。
所以我们必须走新兴工业化道路,就是说全球工业化的道路我们是走不通的。
所以就一定要很好的去研究发达国家实现现代化的经验教训,经验我们赶快吸取,教训我们应该回避,这就是后发优势,这是第一方面。
第二方面就是如何发挥中国国情的动态优势。
中国的国情,小平同志讲过几条,第一条人口多,13亿人口,这是我们沉重的负担,但是我们也会把他转化成优势,比如说,我们劳动力便宜,劳动力的消费市场大,就可以以此换人家的技术、换人家的投资,就可以以廉价的劳动力去对抗别人的竞争力。
同时另一个重要的命题,就是我们如何从人口大国变成人力资源大国,这个资源就是要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把教育搞上去,把劳动者变成人才,那么这种资源就可以转化成我们的优势了。
比如说,我们可以靠劳动力出口创造财富。
劳务出口是很重要的一项措施,与其由人贩子做劳务输出,还不如由政府或者企业来组织劳务公司,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呢。
再比如说,我们底子薄也是弱点,但同时也是可以转化成优势,我们一无所有就没有包袱,可以采用人家最先进的生产设备技术,就用不着从落后的技术再慢慢发展过来。
再比如说,我们的发展不平衡,这也是一个重要优势,所以小平同志就让一部分地区先发展起来,80年代是广东,90年代是浦东,跨世纪的时候是西部大开发,现在中央又提出来要重振东北的老工业基地,国家的发展总是要有热点,以局部的发展带动整体,同时发展是不太可能的。
同时要逐步拓展以推进发展。
就是说如何发展中国国情有许多思路可以去思考的,要找到我们新的思路。
第三方面就是如何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的战略机遇。
因为经济全球化是21世纪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这对我们来说是很重大的历史机遇,与其我们被动的、消极的参加全球化竞争,不如我们积极主动的去参加,去分得这个经济全球化的利益。
因为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就是生产资料的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配置,这当然是有利的。
什么地方有资源,我们就在什么地方开发资源。
什么地方有资本,我们就在什么地方借用它的资本。
什么地方有技术、有人才,我们就在那里建立技术人才发展研究中心。
什么地方有市场我们就在那里建立销售网络。
生产资料要素的全球配置,当然是最先进的一种生产方式,因此我们就应该积极参与,但是毕竟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经验多。
因此我们面临敌强我弱的形势,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要走向世界,我觉得在这方面毛主席当年的作战思想很值得我们去运用的,因为中国革命开始时,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都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二万五千里长征就是一个从弱到强的过程,抗日时期也是一样的。
毛主席当年提出持久战,它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战略退却,就是拿空间换时间。
同样在经济竞争中敌强我弱怎么办?我们有市场,他们有资本,有技能,我们就拿市场换资本和技术,来争取时间。
第二阶段叫僵持阶段,第三阶段叫反攻阶段。
我们今天把外资引进来,目的不是让外国人再侵略我们,而是要壮大自己,才有可能最后转入战略进攻。
毛主席当时讲到农村去,那么现在我们也是一样,在美国市场上竞争,我们经济能力、技术能力还不够,可是我们可以战胜一些比我们经济技术落后的地区。
我们可以到非洲去,到中东去,到南美去建立我们的市场,就是过去战争时期的靠武工队打游击战。
我们的汽车进不到美国去,我们飞机进不到美国去,但是茶杯、服装我们还是可以打进去并占领美国市场。
现在,美国人从早晨起来,闹钟一响,一看闹钟是中国造;晚上喝一杯牛奶睡觉,牛奶的杯子是中国造。
毛主席很多的战略思想是建立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如何去战胜对手。
这对我们参加经济全球化,有很多值得借鉴的。
第四方面如何来加大我们体制创新的制度建设。
我们是从计划经济体制转为市场经济体制的,这其中体制创新的空间就很大,特别是现在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理论,这是理论创新,可是如何把理论创新转化为体制创新和制度创新这个课题太难了。
而十六届三中全会就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立一系列创新,创新一步,生产力就提高一步,所以如何把三中全会中提出的体制创新去认真贯彻执行,有很多发展的新思路。
因此我认为这些新的思路和以上四个方面去研究,对东北来说,不仅仅要学习外国的一些先进经验,也可以借鉴沿海地区的经验,沿海地区犯的错误我们不再重复,这样就可以利用后发优势,把吉林的经济搞的更好。
第二个问题东北老工业基地究竟有哪些新思路来振兴?很多专家、企业家发表了很多意见,这些意见集中提出了许多新理念、新口号、新的思路,其中提到要建立新的体制,新的机制,新的结构,新的增长方式等,汇总以后一共有20几条。
其中有一条是放下包袱,有两个包袱,一个包袱叫功臣包袱,东北在第一次工业化建设浪潮中,为中国基础化工业化建设作了不朽的贡献,是立了大功的,现在我们碰到困难了,国家应该解决我们的问题。
但是为党立功。
- 下载必读:
1、word格式文档无特别注明外均可编辑修改;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2、纯PPT格式课件,可能不包含音视频文件,无法播放。请谨慎下单,否则后果自负。
3、试题类资料,若没标明(含答案),则可能不含答案。对于标明含答案的试题,其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否则后果自负。- 版权声明:
该资料为 【上传人(卖家):盘川A】主动上传,所获收益归该上传人。本站对所上传内容,不做编辑和修改!知海网作为网络服务提供商,仅对该作品提供存储保护!我们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振兴 工业基地 战略 发展 专题 报告会
- 本文标题:
(振兴老工业基地战略发展)专题报告会.docx
- 链接地址:
https://www.zhwenku.com/edit/17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