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时期广东文化事业欣欣向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DOC7)(1).docx
《十五时期广东文化事业欣欣向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DOC7)(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时期广东文化事业欣欣向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DOC7)(1).docx(7页珍藏版)》请在知海网上搜索。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全市对旅游文化产业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不断提高,加快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意识不断增强。
1、作为旅游目的地,旅游文化产业作为新兴支柱产业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2、岭南三大族群是指(广府族群)、(客家族群)和(福佬族群)环境优势(3分)树立文化自信,对自己文化的生命力有坚定的信念。
3、(在建设文化强省的背景下,在广东经济社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的转型期,需要大力宣传和践行“厚于道德、信于至诚、行于至敏”的新时期“广东精神”。
4、据不完全统计,1995年至20XX年,广东财政对文化事业的投入为41亿元(不含基建),占全国文化产业总产值的58%,居全国首位。
5、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时期(四个阶段):中国传统文化的孕育期:原始社会时期:从最早的原始文化开始,中国文化已有200万年的历史。
繁荣可以描述文化。
饮茶文化始于唐代,盛于明清。
陆羽的饮茶技艺由岭南东路使臣李富传入广东,品茶之风在广东兴起。
6、编号:时间:2021年,X,X蜀山学海无涯,好难造舟页码:第7页共7页十五期间,广东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文化产业迅猛发展一方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大资金投入,重视人才培养,把发展文化事业作为建设经济强省、文化大省、和谐广东,实现人民富裕安康的重要举措;另一方面,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壮大文化经济,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广东经济发展后劲的重要手段。
在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广东文化大省建设初见成效,硕果累累。
7、投入加大,文化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十五期间,全省文物支出累计63亿元,比“九五”增加32亿元,年均增长5%,其中财政拨款67亿元,高于“九五”时期。
业务经费的大量投入为全省文物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8、到20XX年,全省文化单位从业人员04万人,比20XX年增长8%。
其中,高中级职称人才比20XX年增长9%。
文化人才数量和质量的提高,为广东文化创造提供了良好的人力资源环境。
美术多,演出收入增加截至20XX年底,全省文化部门共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39个。
“十五”期间演出6万场,观众12145万人次,演出总收入96亿元,比“九五”增加24亿元,增长8%。
20XX年以来,我省通过实施精品战略,大力倡导创作富有岭南特色和时代精神的作品,成功举办了第八届、第九届广东艺术节,有力地推动了全省艺术作品的创作,使优秀艺术作品不断涌现。
“十五”期间,有100多件艺术作品获得国内外专业艺术奖,其中国际、国家级奖项501件。
如舞剧风暴棉花树20XX年获第三届全国舞剧观摩(比赛)综合表演奖(最高奖),20XX年获国家文华奖,实现了我省文华奖的突破,成为广东文艺的标志性作品;又如粤剧陀哥旗获中共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同时该剧和十三行商人(话剧)入围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还有获得第三届中国舞蹈“荷花奖”金奖的现代舞暗战;综合晚会风从南方来获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表演节目创作金奖等等。
这些艺术精品的频繁推出,不仅丰富了广东省文化艺术精品馆的作品,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艺术生活,也增加了文艺作品的演出收入,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扎实推进基层文化建设,文化设施建设硕果累累十五期间,广东文化投入总量最高,文化设施硬件建设最强。
特别是省委建设文化大省战略实施以来,全省各地兴起了文化建设热潮。
“十五”期间,广东省省级文物单位文物设施建设累计投资80亿元。
从20XX年起,省财政将用6年时间投资20多亿元建设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
这些设施包括:省博物馆新馆9亿元、省中山图书馆改扩建5亿元、广东粤剧艺术中心演艺大楼8亿元、广东演艺中心(含省群众艺术馆)2亿元、广东友谊剧院重建1亿元、广东星海演艺集团(新址)1亿元、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5亿元。
各地已建成或在建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如广州歌剧院、深圳音乐厅及图书馆、东莞白玉兰大剧院、中山文化艺术中心、佛山顺德演艺中心及新图书馆、汕头图书馆等。
这些大型文化项目的建设将大大提高广东文化设施的整体水平。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形成,人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十五期间,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领导下,全省基本形成了省、市、县(区)、乡镇(街道)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截至20XX年底,全省共有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129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39个,文化站1586个,博物馆、纪念馆146个。
广东省各级文化服务网络的形成,促进了广东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全省文化事业各方面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第一,公共图书馆在创新中发展。
“十五”期间,全省公共图书馆总借阅量为15231万人次,比“九五”期间增加564万人次,增长8%。
累计购书成本63亿元,比“九五”增加56亿元,增长14%。
新购图书92万册,比“九五”增加51万册,增长19%。
20XX年,全省公共图书馆总藏书量为314万册(件),比20XX年增加74万册,增长9%。
全省人均藏书由20XX年的31册增加到39册,增长8%;人均购书支出从20XX年的38元增加到94元,增长了14%。
此外,广东省中山图书馆“21世纪新型现代化图书馆建设与服务”、深圳图书馆“地方版本联合采编合作网”等科研项目获得文化部首届创新奖。
二是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十五”期间,全省美术馆、文化馆、文化站积极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共举办展览39万场,比“九五”期间增加26万场,增长4%。
组织文艺活动37万次,比“九五”增加88万次,增长4%;举办培训班9万期,比“九五”增加80万期,增长6%。
同时,全省举办了“百声唱响中国”、“广东省群众艺术花卉节”、“广东省老年文化艺术节”等具有引导性、示范性、制度化的大型群众文化演出,促进了社区文化、农村文化、校园文化、老年文化、少儿艺术、广场文化的发展。
随着群众文化活动的积极开展,全省基层文化队伍不断壮大,群众文艺创作涌现出一批精品。
广东连续几年在全国文化系统评奖中取得好成绩。
三是打造文化流动服务体系。
“十五”期间,广东创新理念,借鉴现代物流理念,首创以资源共享为目标的“移动图书馆”、“移动博物馆”、“移动演出服务网”等文化服务模式,成为新时期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的新经验。
如广东流动图书馆、流动博物馆、流动演出服务网分别由省中山图书馆、省博物馆、省群众艺术馆牵头,整合全省图书、文物、群众文化资源,每年向山区、东西两翼等地区送书、送展、送戏,开展省内流动文化服务。
首先,自20XX年11月“广东流动图书馆”成立以来,全省已有28个县(区)设立了流动图书馆分馆,共有读者178万人,图书368万册。
其次,“广东流动博物馆”成立于20XX年初。
到20XX年底,举办了21个专题展览和41个巡回展览,覆盖了全省大部分地区。
第三,20XX年,“广东移动演出服务网”成立。
该网络由省群众艺术馆牵头,组织各群艺馆、文化馆(站)的文艺演出在省内演出,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
四是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初见成效。
20XX年8月起,我省实施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目前已建成广东分中心和19个地级市基层中心。
同时,在300多个县或乡镇图书馆、文化馆(站)建立了基层分中心,基层信息服务点4500多个,网上咨询60万次,远程传递文献184万份(册)。
保护文化遗产,弘扬民族文化艺术,全面开发文化财产截至20XX年底,全省共有博物馆146个,总馆藏2万件,比20XX年增加1万件,增长8%;累计接待游客454万人次,比“九五”增加96万人次,增长4%。
十五期间,广东保护文化遗产的力度不断加大。
全省共有122处不可移动文物被省政府评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韶关石霞遗址等18处不可移动文物也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同时,佛山市三水区乐平镇大旗头村、深圳市龙岗区大鹏镇鹏程村等7个镇(村)相继被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公布为第二批全国历史文化名镇(村);开平碉楼于20XX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预备名单。
从化光宇寺首次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优秀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一等奖,这是mainlandChina文化遗产保护的最高荣誉项目;南海一号的水下考古被称为中国最重要的水下考古发现。
亚洲首个国家水下考古基地在我省阳江市成立。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得到高度重视,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得到弘扬。
“十五”期间,经省政府批准,广东有75个项目申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其中39个项目入选国家级公示名单。
此外,29个单位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和“中国民间特色艺术之乡”。
有123个县、镇、村被命名为“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之乡”,7位著名艺术家被授予“广东省优秀民间艺术家”称号。
湛江民间工艺“雷州石狗”也成为首批国家“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
在积极推进文物文化遗产保护的同时,全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文物安全工作,成立了由海关、公安、工商、文化等部门组成的广东省打击文物犯罪协调小组,建立了打击文物犯罪合作机制,采取了一系列行动,有效保护了文物安全。
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截至20XX年底,广东省文化系统共有文化机构19710个,从业人员40万人。
文化产业总产值58亿元,增加值41亿元,分别比20XX年增长8%、4%和1%。
文化产业逐渐向社会放开,各种资本纷纷进入文化领域。
据初步统计,全省各市共有文化产业投资项目281个,计划总投资约98亿元。
20XX年,广东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国际音像博览会和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
首届电博会展览面积约8万平方米,国内外参展商226家,交易额近10亿元。
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700家文化企业和单位参加了首届“文博会”,来自全国各地的700多个文化产业项目招商引资,总投资380亿元。
20XX年,广州第二届“音博会”再创佳绩,意向成交额24亿元,较第一届增长140%,进一步巩固了广东在国内音像业的领先地位。
此外,在珠海举办的“南方国际文化产业论坛”和在中山举办的“博鳌亚洲20XX国际文化产业论坛”也在国内外引起了巨大反响,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文化市场整顿卓有成效严厉打击文化市场非法经营活动,特别是在查处和打击音像市场非法经营活动和扫黄打非工作中,取得了很大成绩。
据统计,“十五”期间,全省共收缴非法音像制品约2亿件,破获非法光盘生产线75条。
电子游戏和娱乐市场进一步净化,市场秩序逐步好转。
网吧管理和专项整治初见成效。
截至20XX年底,全省共有证照齐全的网吧3804家,非法接纳未成年人泡网吧的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对外文化交流逐年扩大十五期间,各类文化交流团组出入境4242批、58396人次,总批次和人数均为全国之最;平均每年848批、11679人次,比“九五”期间的每年698批、9018人次分别增长5%和5%。
20XX年以来,广东文化交流的水平和质量有了很大提高,各文艺单位积极参与“中国文化年”、“中国文化周”、“中国文化北非行”等活动。
20XX年,我省在波兰成功举办了“广东文化周”,20XX年又在法国、西班牙、突尼斯成功举办了“广东文化周”,并创办了中国(广东)国际音乐夏令营。
同时,该省积极打造“粤港澳文化合作”品牌,举办了四次粤港澳文化合作会议。
粤港澳在演艺人才交流、文化信息、文化艺术合作、公共图书馆数字联网、粤剧艺术推广等五个方面加强合作,举办了“粤港青年文化之旅”、“东西交汇粤港文物展”等系列活动。
此外,广东积极推进文化产业和文化产品“走出去”战略。
广州交响乐团、广东现代舞团、深圳天才少年等艺术团体联袂演出。
- 下载必读:
1、word格式文档无特别注明外均可编辑修改;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2、纯PPT格式课件,可能不包含音视频文件,无法播放。请谨慎下单,否则后果自负。
3、试题类资料,若没标明(含答案),则可能不含答案。对于标明含答案的试题,其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否则后果自负。- 版权声明:
该资料为 【上传人(卖家):盘川A】主动上传,所获收益归该上传人。本站对所上传内容,不做编辑和修改!知海网作为网络服务提供商,仅对该作品提供存储保护!我们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五 时期 时代 广东 文化事业 欣欣向荣 文化产业 快速 发展 doc7
- 本文标题:
十五时期广东文化事业欣欣向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DOC7)(1).docx
- 链接地址:
https://www.zhwenku.com/edit/38944.html
最新DOC
最新PPT
- 2025年专题一9 化学计算
- 2025年中考英语复习课件:第二篇 语法专题突破 专题十 动词的时态和语态(共21公开课课件
- 2025年树和喜鹊 公开课
- 2025年人民教育出版社数学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
- 2025年人教版英语八上Unit 10 If you go to the party, you’ll have a great time!Section B Reading课件(共13.pptx)
- GBT 43500 2023《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培训课件
- 2025年人教版初三化学复习课件-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 2025年总复习课件-第4单元-自然界的水
- 2025年小学美术之中国小朋友的画
- 2025年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4单元《轮子的故事》
- 2025年小学观察物体第三课时
- 2025年有序数对和平面直角坐标系-教学课件
- 2025年有链接的用“五入”法求商公开课课件
- 2025年有理数减法法则公开课课件
- 2025年游山西村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