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光项目高管访谈记录.docx
《华光项目高管访谈记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光项目高管访谈记录.docx(36页珍藏版)》请在知海网上搜索。
所以,如果面试官能给高管提供一套谈话思路,来引导一次高质量的谈话,并带来有价值的结果,那么其价值就不会被高管低估。
访谈记录是一种活动记录,类似于调查记录、讲座记录、学习记录等。
1、如果录企业品牌访谈节目,一般是总经理或者董事长和主持人面对面出现!央视的企业访谈对话节目有CCTV-2针对企业访谈的对话和聚焦品牌,还有针对名人访谈的鲁豫有约。
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蜀山有路通了。
2、学海无涯页码:第36页共36页华北光学高管访谈实录党委书记、董事总经理林湘萍访谈实录2H/副总经理王鸿武访谈17总会计师董敏访谈20李雪敏访谈、党委副书记、监事会主席23专访王党委副书记25专访总经理助理27专访总经理助理余29专访总经理助理。
3、党委书记、董事总经理林湘萍采访记录时间0030被采访人林湘萍被采访人部门。
4、H/陶爽主要内容:问:我想系统了解战略、组织、人力的问题答:希望你能通过采访从最关心、最关键的问题去了解。
5、问:战略考虑?A:你有关于这个企业的所有资料吗?问:挺全面的答:这个企业是在不断转型变化的。
6、它从一开始就不是一个机制很好的高科技企业,但现在的变化也正处于关键时刻。
该企业原本执行的是基本的国防建设。
7、1960-1980年,是建厂,设置空中和光学轰炸瞄准镜,放国防建设的时期建设国防工业体系,这二十年主要是解决这样一个问题。
工流基本上是218的产物,已经基本满足了国防建设的初期要求。
1979-1980年,军转民。
8、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建设是重点,部队都搞起来了,已经过剩了。
军转民就是把一部分军品转移到国民经济建设中去,变成民品。
1980年到20XX年,我们是纯军工企业,转为军民两用企业。
其中开发了一系列民俗产品,部分产品生长良好,成为218生存发展的支撑。
特别是在军品主业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情况下,一些民品得到了发展,市场也就停止了。
从1980年到1989年,研制了180多种民用产品,没有一种是非常成功的。
从1990年到20XX年,从3000万到3亿它被翻了十次。
还有一个问题。
是军民两用企业,还是承担军工任务,但是任务少,重点是民品,忽略了军工产品。
前年有个说法,三个产业并存,军民两用(军工、民用、第三产业)发展。
事实上,我们专注于民用产品和军用产品在20XX万至3000万左右徘徊了很长一段时间。
前40年分为两个阶段。
前20年建立了一个空军的战略装备,完成的很好。
第二个20年,军转民。
前10年是在黑暗中摸索,没有结果。
最后10年,终于不碍事了。
“三业并存,军民共荣”的想法是否是好的,但实际上做不到。
完全没有第三产业人才怎么做第三产业?后来整个航空、航空、造船、核工业分成十个组。
我们在兵器工业集团和北方集团。
群策群力也有思路。
军民分离使我们的事业进入了第三个发展阶段。
马将军讲过,说我们即使搞了三十多年兵器,军队也上不去,人民也上不去。
只要解决困难,发展,我们就上不去。
从长安、嘉陵、建设,要么军队上去了,老百姓不行。
他们想把所有的军队和人民都搞上去,没有工厂。
马老师从群体的角度总结,一个团队,军队和人民是不同的工作方式,人民是市场制度和规则,军品还是计划经济的范畴。
军方和民间的资源配置不同,每个企业的资源都是有限的。
进入第三阶段十年后,218进入改制阶段。
20XX年,最大的民品被分出来,成立天鸟公司准备上市,获得证监会批准。
主业民品分离后,企业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和策略是什么?这是我们现在和去年正在考虑的。
因为分立后,其本身的企业也已经转型为现代企业公司制度,在法人治理结构已经建立之后,我于去年五月接任总经理一职。
原总监陈去天鸟当董事长,所以团队调整。
调整后,218如何发展是个问题。
去年是调整期。
去年5月13日,从1998年提出“三次产业同步发展,企业繁荣”,但没有真正的发展战略。
三句话,提出了“议大事、讲实事、讲诚信”的工作方针,让大家认清我们的优势,市场和国防发展对218的需求是什么?解决工厂的混乱局面,解决很多分离后的矛盾,紧急情况下解决。
现阶段大家都在思考公司下一步要做什么。
到今年的职代会和董事会,我们提出了企业发展战略,不是很明确,只是提出了“建设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科技企业”和高科技武器装备公司的目标。
提出内涵,包括三层:要做兵器内部的一流企业,就要突出对其发展的要求。
现在我觉得我们是一个三流企业,从规模、技术水平、资源能力上从三流走向一流还需要几年时间。
企业要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对它的要求也很明确,要有和航空、航天、船舶在同一个领域竞争的能力。
打造武器之窗,是我们的发展目标。
事实上,在它的文化和发展方向上,窗口甚至可以代表一种武器的缩影和一个可以对外展示的成员。
这就把218位置定的很高了。
能否实现,为什么设置在这里,我们讨论了很久。
企业的定位和发展战略必须经过职工代表大会和董事会讨论。
路引不好,船沉,方向不对,全军覆没。
为什么?怎么会?这就带来了资源分配的问题。
为什么要建立一个有核心竞争力的高科技公司?最初的外部开发环境是怎样的?原来的老产品、老技术、老设备已经逐渐消失。
老产品的规模又会上千万。
我想不用五年,老产品都没了,部队也用不上了,现代战争的发展也适应不了了。
老产品也是需要改进的,没有高科技企业你是改变不了的。
和民品不一样,民品的需求是多层次的,海尔的好,6千,其他2千,根据不同的需求建立不同的市场军品不是。
他们是唯一的,最先进的,最可靠的。
武器被拿走后,要么对方把我打倒,要么我把对方打倒。
军品只有一级市场。
还是吃一千块,或者一百块一碗杂酱面吧。
不先进就被别人打死。
要搞军品,必须是高科技企业,所以我们看到老的外部产品已经逐渐消亡。
现在伊拉克到处都是智能武器。
常规武器还在用吗?现在人们在使用巡航导弹,我们不得不用它们来对付别人。
伊拉克一定会输,没有还手之力。
所以定位军品没什么好犹豫的。
新时期,中央军委的战略决策是打赢高技术领域的战略。
这几年一直是解决台海战争的新军事准备。
目前所有的准备都是打台湾省战。
这是被分配到重点军事保护圈的企业。
如何在圈子里找到自己的位置,是现代战争中需要的。
这些都是你在某个方面应该立足的军工企业,否则竞争形势不会让你生存下去。
要培养的第二个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我们手中有激光制导炸弹。
我71年进厂,73年开始这个项目。
70公里的远程多管火箭炮和远程压制武器正好是搞控制舱和激光的。
现在218的产品和技术和世界武器先进水平相差无几。
这是我们已经有的。
我们得到了总参、科研院所和兄弟研究所的广泛支持。
兵器总装国防科工委给企业分配了一些研制任务,任务给你们了。
我们已经制定了维修和技术改造计划,并给出了1。
2亿资金用于技术改造和建设。
问:你有多少个项目,这个战略目标是互动的还是有关联的答:是互动的。
我进厂搞了两年民品,然后一直搞军品。
我在80年代末抓了一个远程火箭,一直在跟踪,一直在帮这些项目做立项和预研。
大约70公里控制系统,30多名博士生正在开发。
他们解决武器的原理、设计、参数和仿真。
学院做不到的,我可以做到,和他们合作。
从流程转换为产品问:答:现在我们掌握的是高科技。
我们可以做好,批量生产。
在这个平台上开发新一代产品,这个高科技企业就形成了。
我们有外部环境的需要,也有内部的战略优势,这个位置已经合法占领了,除非你做不到,给你拿走。
现在不是空想,有很好的基础。
怎么做,下一步就是建立高科技公司的运营方法。
第一,我没有很多优秀拔尖的研发能力怎么办?解决这个问题,下一步的发展就是依靠三个项目和他们的技术改造能力和团队。
这一步是一两年的事情。
之后还需要进一步发展,形成四种能力。
核心竞争力:一是远程火箭的控制技术,70公里已经告一段落,要形成生产能力,正在做的是150公里,70公里上舰,现在提出应该是300公里,然后就是导弹。
导弹很贵,达到300公里以上都是导弹。
遥测不管火箭和火箭炮,只要管好火箭上的距离修正技术,把这些技术掌握好就行了。
300公里角度稳定,距离控制。
这块不够结实。
我们和北京理工大学成立研发中心,我们一起合作,并肩作战。
目前情况很好。
这项研发得到了国防武器、装配和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的支持。
这支撑了年底两三亿元的生产规模。
第二种叫惯性导航技术,是以稳定瞄准和方向为核心的核心竞争力,主要解决空对地和空对空的搜索、跟踪、稳定和瞄准。
加上红外、激光、电视跟踪,是一整套空对地引导阴影解决精确打击和精确弹药的搜索、跟踪和制导问题。
这一块和205所合作成立稳定的瞄准工程中心,正在洽谈解决工厂研发力量不足的问题。
一年有两个亿的市场,这是军队的需求。
第三个技术是火控技术,火炮火控,火力控制,也就是传感器技术牵引火炮战场上的信息技术,你的枪一命中,对方就用GPS定位,它就检测到你的枪的位置。
第二炮打过来之前,对方的巡航导弹来了,你就不存在了。
七十公里炸弹上的控制系统是其中的一部分。
火箭炮的火控系统也是218生产的,也是和207合作的。
之后简直就是合资,但是对方的思想一直和我的不搭边。
这些现代化武器也是针对台湾的,生产任务都在这里。
职位已经给你了。
你做还是不做?你能做到吗?我必须找到所有我能做的资源并分配它们。
我现有的人力资源肯定不足,现在和207所合作。
现代攻击武器的精确传感器,这些做一些原型是可以的,但是要量产就做不到了。
伊拉克现在有了自己的常规武器和火炮。
坦克,但是现代战争面对的是精密武器,就像大刀片,洋枪。
就考虑国家发展什么,你能在这个领域占据什么位置,寻找自己发展的机会。
这三块都有需求,拼命发展。
我已经拿到了。
第四块现代制造业首先形成产品,定型设计,形成产业化,建立现代制造业。
这里的第一个是加工制造,零部件由原材料形成,现在可以通过技术改造形成柔性生产线。
大象陀螺很精密,只要你设计,我就给你做。
二是系统集成能力。
现代武器绝不是一个光学仪器或者机械装置那么简单,而是覆盖面积很大。
电视跟踪技术、这些技术都有系统集成的问题。
特别是要建立各种技术集成后的检测和测试能力。
三是环境试验,各种武装要求的振动、冲击、过载能力。
加工制造完全以我为主,其他三家公司与两家研究所和一所大学合作。
即使我从事人力资源建设,博士生导师也不可能在我们公司找到国内知名专家,所以必须建立合作关系。
有了生产能力,有了系统集成能力,有了通过合作代代相传的研发能力,我现在的定点生产和部分研发任务都是国家下达的,有了红头文件,我就有了建立我的现代高科技武器公司的基础。
怎么建?今年我想采取三步走的策略来解决基础问题,这是第一步。
关键一年,大量订单未到,亏损20XX多万,亏空5000万。
但是如果今年做好了,以后两年把欠账全部还完,平台就建成了。
我说放心吧,北大搞定了,我去借钱解决。
今年是做基础工作,先完成国家的技术改造任务,迎接明年后年的量产。
明年要30多亿,后年这两年赤字1亿,去年和今年5000万。
二是把非主业人员从军品中分离出来,用国家12号文让军品高速发展,负担最轻,没有负担。
明年三个标志性项目把民品、第三产业、物流分开,只要不是军品需要的。
非军人与军品无关,否则子女难以发展,负债累累,1500多人退休,300多人内退。
把非军事的砍干净第三次三项制度改革体制变了。
我们要实行军民分工,进一步完善这个制度。
然后扎实做好军品内部机制。
不是所有的机制,你来解决我的人力资源问题,团队建设问题,还有三项制度改革的薪酬问题。
为什么要解决这个?一个工资现在遵循的是发展绣花机的工资制度,整个工资制度,干部聘用制度,每个岗位的设置完全是为了机器多,成为全国第一。
现在企业的发展战略变了,所有的机制都是围绕这个服务的。
要彻底改变原有的机制。
以前是传统的加工制造业,现在是以信息化带动加工制造业,完成国家下达的精密武器任务。
人家是搞这些武器装备的,最后的组装顺序绝对是你说了算。
如果你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超越。
- 下载必读:
1、word格式文档无特别注明外均可编辑修改;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2、纯PPT格式课件,可能不包含音视频文件,无法播放。请谨慎下单,否则后果自负。
3、试题类资料,若没标明(含答案),则可能不含答案。对于标明含答案的试题,其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否则后果自负。- 版权声明:
该资料为 【上传人(卖家):盘川A】主动上传,所获收益归该上传人。本站对所上传内容,不做编辑和修改!知海网作为网络服务提供商,仅对该作品提供存储保护!我们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华光 项目 访谈 记录
- 本文标题:
华光项目高管访谈记录.docx
- 链接地址:
https://www.zhwenku.com/edit/39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