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漏电保护器的安全技术



《漏电保护器的安全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漏电保护器的安全技术(6页珍藏版)》请在知海网上搜索。
漏电保护器的安全技术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
1、如电冰箱、洗衣机、电视机、空调、电饭煲、微波炉多种多样的电气设备越来越多地进入千家万户,被众多居民普遍使用。
2、这些众多的家用电器,对于保护人身与设备的安全意识,引起了国内外人士的广泛关注。
因此,对建筑电气的设计和施工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当前,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380/220V的低压配电系统中,已经开始采取将质量合格参数合格的漏电保护器与接地保护或接零保护正确地配合使用,较好地防止了漏电电击等事故事故的发生。
4、1漏电保护器安装的必要性保护接零一般采用TN-C-S系统或TN-S系统,也就是在电源入户之前将零线重复接地,且重复接地电阻10。
而在进户之后,工作零线N与保护零线PE则须分开。
5、此时,PE线与所有用电设备金属外壳通过三孔插座的接地孔连接起来。
而零线在引入配电箱后,应当和相线一样对地绝缘。
6、如果发生相线碰壳短路情况时,短路电流则经零线和接地极构成闭合回路。
7、这时回路阻抗很小,短路电流很大,从而此较大的短路电流致使保护开关跳闸,切断电源回路,达到安全保护的目的。
如图1所示。
8、短路电流IK=U/Zd式中:IK相线碰壳短路电流,AU相电压,Zd零线阻抗与重复接地电阻之和,但是,TN-C-S系统只能对用电设备的外壳在带电时起到保护作用,而对相地短路的情况则不能起到保护作用。
其原因是:在相地短路时(即设备绝缘破损发生的单相对地短路,简称故障短路),短路电流要经过设备与地面的自然接触,电阻流向电源中性点。
由于这时自然接触电阻很大,而短路电流很小,不足以使熔断器、断路器动作,切断电路,却能使故障引发的电弧火花持续很长时间,甚至着火。
为了克服以上存在问题,在建筑电气设计、施工中采用安装漏电保护器,就成为一种有效的触电或漏电保护手段。
另外,在居民住宅中安装漏电保护器,也是当今我国按照国标GB标准要求,进行设计与施工的需要。
2漏电保护器的工作原理漏电保护器是由零序电流互感器、漏电脱扣器、脱扣机构、主开关、实验按钮等五部分组成。
倘若发生被保护设备的接地故障电流作用于漏电保护器的漏电脱扣器上的情况,其电流超过预定值时,则会立即出现开关跳闸,从而切断了故障电路。
如图3所示。
一般来说在正常情况下,各相电流的相量和等于零。
由此,各相电流在零序电流互感器铁芯中感应的磁通量之和也等于零。
这时,由于零序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绕组无信号输出,主开关仍处于闭合状态,电源继续向负载方向供电。
当发生接地故障,或设备绝缘损坏、漏电,或人触及带电体时,主回路中各相电流的相量和不再为零。
则会出现故障电流在零序电流互感器的环形铁芯中产生磁通,从而导致二次侧感应电压迫使脱扣线圈励磁,强令主开关跳闸,切断供电回路。
由上可知,电流型漏电保护器是基于基尔霍夫第一定律:流入电路中任一节点的复电流代数和等于零,即I=0。
3漏电保护器的作用及使用范围漏电保护器具有动作灵敏,切断时间迅速的性能。
在建筑电气设计施工中只要合理选用和正确安装,对保护人身安全和防止设备损坏,以及预防火焰将会有明显的作用。
(当人体直接触及220V带电体时,漏电保护器迅速以1秒的时间快速切断电路。
这时流过人体(一般人体电阻为1000左右)的触电电流为220/1000=220(mA),其电击能量为:220(mA)1(S)=22mAS30mAS。
目前我国现行规定:对人体安全的电击能量为:1T=30mAS,可以明显看出,当人们一旦触及220V带电体时,漏电保护器会在1秒时间内迅速作出反应,而不致出现生命危险。
(在TN-C-S或TN-S系统中,未装漏电保护器时,如果发生接地故障情况,设备外壳会产生对人身有危险的接触电压;当装有漏电保护器之后,即使发生了接地故障,接触电压在还没有达到危及人身生命时,漏电保护器就会立即切断电源回路。
其理由是:在住宅建筑电气设计时,设计者已为用户所安装的漏电保护器选择了额定动作电流小于或等于30mA,动作时间为1秒。
当发生接地故障时,只要有漏电电流产生,就会在漏电电流小于或等于30mA时,漏电保护器就立刻动作,切断了电源回路。
同时,30mA的电流在1秒时间内作用于人体不会危及生命安全。
(安装漏电保护器对配电线路的绝缘水平起到监察作用。
如果设备出现碰壳故障或绝缘损坏,就会有漏电电流产生。
当漏电电流达到漏电保护器的额定动作电流时,将立即动作切断电源回路。
也就是说,在人尚未触及故障设备危险的接触电压之前,就已经将故障线路切断了。
从而提前避免了触电死亡及火灾事故事故的发生。
(一旦出现发生接地故障时,由于切断故障线路因素不是依靠过电流保护,而是依靠漏电保护。
再则,漏电保护的额定动作电流数值很小,与过电流相比,相差1000倍10000倍。
因此,出现在设备外壳的接触电压也很低,一般小于50V,大大提高了安全性。
4漏电保护器使用时应注意事项(漏电保护器适用于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或经过电阻、电抗接地的低压配电系统。
对于电源中性点不接地的系统,则不宜采用漏电保护器。
因为后者不能构成泄漏电气回路,即使发生了接地故障,产生了大于或等于漏电保护器的额定动作电流,该保护器也不能及时动作切断电源回路;或者依靠人体接能故障点去构成泄漏电气回路,促使漏电保护器动作,切断电源回路。
但是,这对人体仍不安全。
显而易见,必须具备接地装置的条件,电气设备发生漏电时,且漏电电流达到动作电流时,就能在1秒内立即跳闸,切断了电源主回路。
(漏电保护器保护线路的工作中性线N要通过零序电流互感器。
否则,在接通后,就会有一个不平衡电流使漏电保护器产生误动作。
(接零保护线(PE)不准通过零序电流互感器。
因为保护线路(PE)通过零序电流互感器时,漏电电流经PE保护线又回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导致电流抵消,而互感器上检测不出漏电电流值。
在出现故障时,造成漏电保护器不动作,起不到保护作用。
(控制回路的工作中性线不能进行重复接地。
一方面,重复接地时,在正常工作情况下,工作电流的一部分经由重复接地回到电源中性点,在电流互感器中会出现不平衡电流。
当不平衡电流达到一定值时,漏电保护器便产生误动作;另一方面,因故障漏电时,保护线上的漏电电流也可能穿过电流互感器的个性线回到电源中性点,抵消了互感器的漏电电流,而使保护器拒绝动作。
(漏电保护器后面的工作中性线N与保护线(PE)不能合并为一体。
如果二者合并为一体时,当出现漏电故障或人体触电时,漏电电流经由电流互感器回流,结果又雷同于情况(,造成漏电保护器拒绝动作。
(被保护的用电设备与漏电保护器之间的各线互相不能碰接。
如果出现线间相碰或零线间相交接,会立刻破坏了零序平衡电流值,而引起漏电保护器误动作;另外,被保护的用电设备只能并联安装在漏电保护器之后,接线保证正确,也不许将用电设备接在实验按钮的接线处。
以上叙述的几条注意事项,都是很容易在使用中出现错误。
- 下载必读:
1、word格式文档无特别注明外均可编辑修改;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2、纯PPT格式课件,可能不包含音视频文件,无法播放。请谨慎下单,否则后果自负。
3、试题类资料,若没标明(含答案),则可能不含答案。对于标明含答案的试题,其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否则后果自负。- 版权声明:
该资料为 【上传人(卖家):小魏子老师】主动上传,所获收益归该上传人。本站对所上传内容,不做编辑和修改!知海网作为网络服务提供商,仅对该作品提供存储保护!我们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漏电 保护 安全技术
- 本文标题:
漏电保护器的安全技术
- 链接地址:
https://www.zhwenku.com/edit/519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