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泥混凝土混合料输送泵操作规程

《水泥混凝土混合料输送泵操作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泥混凝土混合料输送泵操作规程(4页珍藏版)》请在知海网上搜索。
一、作业前的准备电动机部分,按通用操作规程的有关规定执行。
水泥混凝土混合料输送泵(以下简称输送泵)离施工工作面应尽可能近。
1、施工现场应有方便、安全、可靠的动力源及气(压缩空气)源,且施工干扰小,环境安全。
2、了解施工工作面及施工要求,所泵送的混凝土中的水泥品种、水泥用量、骨料级配、水灰比、坍落度等均应符合输送泵的要求。
了解混凝土是否有添加剂。
特别注意最大骨料粒径不得大于输送管直径的1/3。
检查电气设备是否完好,各种仪表是否正常。
各部位的操作开关、按钮、手柄等均应在正确位置。
3、检查水箱水量,并观察有无油污或浑浊现象,必要时应将浑浊水放掉,重新注满干净水。
检查液压油、润滑油油位、油质、油量,应符合说明书规定的要求。
如果动力是发动机,还应检查其燃油、润滑油和冷却水量。
检查料斗内有无杂物、积渣。
网格及搅拌叶片应完好。
检查阀箱内部各部位间隙,超限时应调整。
检查各连接部位是否松动。
4、检查传动链条的松紧度,使之保持在规定的范围内,过紧或过松时应微整。
输送管道的布置要利用地形裁弯取直,尽量减少弯管数量。
各管道连接一定要严密。
输送管道和输送泵都要支撑稳定,以减少振动。
5、为了应付可能发生的堵管或其它故障,要准备好各种检修及管道吹洗用具,并安排好相应的组织措施。
6、在下行斜坡输送时,根据倾斜角采取相应措施,防止混凝土自流导致堵泵和真空造成的气塞现象。
气温低于O时,输送管道应采取保温措施,防止结冻。
清洗室水应加入相应比例的防冻剂。
7、气温高于30时,输送管道应用湿麻袋、湿草袋等遮盖,以延缓混凝土初凝时间。
按要求进行空运转。
向混凝土料斗加入一定量清水,以洗润料斗、分配阀及输送管道。
8、向料斗加入一定量的水泥浆,润滑整个输送管道,并观察输送管道有无渗漏现象。
二、作业中的要求混凝土加入料斗以前,砂浆平面应保留在料斗搅拌轴线以上和混凝土一并泵送。
泵送中,混凝土平面应维持在搅拌轴中心线以上,但不超过搅拌轴以上20cm的高度。
供料跟不上时,要及时停泵。
随时注意各仪表、指示灯、电机及液压系统的工作状况。
观察水箱水消耗量及水质污染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检查处理。
输送泵和管道发出不正常杂音时,应及时检查处理。
料斗网格上超规格料或其它杂物应及时清除。
搅拌轴卡住不转或反向失灵时,要暂停泵送,及时采取措施排出。
泵送过程应尽量连续进行,混凝土应保持匀质。
临时停泵期间,应间隔10-l5min作正反泵数次,以防管路内混凝土离析。
当长时间停泵重新工作时,应先启动搅拌器,再开始泵送。
不得随意向料斗加水,严禁泵送已停放9Omin以上的混凝土。
发现堵塞等事故后,应及时检查处理。
工作期间,严禁拆卸管道,不得把手伸入阀体操作,不得攀登或挤在输运管道上,不得高空作业。
在输送泵工作中,要按说明书规定,对各润滑点进行润滑。
当泵送工作接近完毕时,应预先估计剩余工作量和管道中混凝土体积,以便停止供料。
三、作业后的要求按以下顺序停机:停止泵送,同时给蓄能器蓄压;关掉动力源。
停泵后,立即清除料斗内和管道中的混凝土,清洗泵机、料斗、阀箱、管道等。
在清洗时,人员要离开排料管口及弯管气接头处,以免发生事故。
输送管体拆卸清洗后,应逐件检查是否完好。
管段及卡箍等必须堆放整齐、不得乱扔。
清洗泵机外部时,注意不要使水进入电气箱、电磁阀等部位。
清洗后把电气箱、机罩外部的水擦干净。
如果泵机几天内不再使用,或在寒冷季节停放,则应将橡胶活塞拆下,放净供水系统中的水。
若放出的水比较浑浊,还应冲洗水箱和供水系统。
清洗完毕后再把橡胶活塞装回去。
按保修规程的规定,进行例保作业。
- 下载必读:
1、word格式文档无特别注明外均可编辑修改;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2、纯PPT格式课件,可能不包含音视频文件,无法播放。请谨慎下单,否则后果自负。
3、试题类资料,若没标明(含答案),则可能不含答案。对于标明含答案的试题,其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否则后果自负。- 版权声明:
该资料为 【上传人(卖家):小魏子老师】主动上传,所获收益归该上传人。本站对所上传内容,不做编辑和修改!知海网作为网络服务提供商,仅对该作品提供存储保护!我们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水泥 混凝土 混合 输送 操作规程
- 本文标题:
水泥混凝土混合料输送泵操作规程
- 链接地址:
https://www.zhwenku.com/edit/521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