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GT 84-1999土方机械 自卸车术语 .pdf
IC s P 9 7 5 3 . 1 0 0 J6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工业行业标准 J c/ T 8 4 一 1 9 9 9 土方机械自卸车术语 1 9 9 9 一 0 6 一 0 4 发布1 9 9 9 一 0 6 一 0 4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发 布 J G/ T 8 4 -1 9 9 9 说 明 根据国家质盆技术监督局 关于废止专业标准和清理整顿后应转化的国家标准的通知D C 质技监督 局标函 1 9 9 8 2 1 6号 要求, 建设部对 1 9 9 2年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复建设部归口的国家标准转化为行业 标准项 目及 1 9 9 2年以前建设部批准发布的产品标准项目进行 了清理、 整顿和审核。建设部以建标 1 9 9 9 1 5 4号文 关于公布建设部产品标准清理整顿结果的通知 对J J 6 4 -8 7 土方机械自卸车术 语 标准予以确认、 发布. 新编号为J G / T 8 4 -1 9 9 9 , 为便于标准的实施, 现仅对原标准的封面、 首页、 书眉线 上 方表述进行相应修改. 并增加本说明后贡 新印刷 , 原标准版 本同时废止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工业行业标准 J G/ T 8 4 -1 9 9 9 土方机械自卸车术语 本标准规定 了自卸车的术语 。 本标准等效 采用国际标准 I S O 7 1 3 2 - 1 9 8 4 土方 机械自卸 车术语 。 术语 1 . 1 自 卸车 d u m p e r 具有敞n料斗, 靠其他工具装料后用于运料、 卸料或铺料的轮胎自行式机械。 1 . 2 主 机 b a s e m a c h i n e 制造 厂家按产品 出厂要求提 供的 自卸车 。 1 . 3 工作装I e q u i p m e n t 安装 在主机 L. 完成主要设计功能 的装 置总成。 1 . 4 附加装it a t t a c h m e n t 为某一 专门用途而安装在主机 仁的部件 , 1 . 5 部件c o mp o n e n t 上机 上的部件总成 , 也指 工作装置和附加装 置。 2自卸 车分类 2 . 1 按卸 料方式 m e t h o d o f d u m p i n g 2 . 1 - 1 后 卸 料 式 见 图1 r e a r d u m p 料 斗沿车辆纵轴 方向, 绕铰 销向后倾 翻 , 完成 卸料。或由推料装置从 车辆尾部顶推卸料 。 2 . 1 . 2 底部卸料式 见图2 b o t t o m d u m p 料 斗底部斗 门开启 时, 物料靠重力卸 出 。 装料 时, 斗 门关闭。 2 . 1 . 3 侧翻 卸料式 见图3 s i d e d u m p 料 斗绕平行车辆纵轴 的铰销 向车辆侧面倾 翻卸料 。 图 1 图2 中华人民共和 国建设 部 1 9 9 9 - 0 6- 0 4批准 1 9 9 9 一 0 6 一 0 4实施 t J G/ T 8 4 -1 9 9 9 奥 动 轮 图 3 2 . 2 按转向系统 s t e e r i n g s y s t e m 2 . 2 - 1 前轮转向式 见图1 f r o n t w h e e l s t e e r 通过转向驱动机构使前轮相对车架保持或偏转一定角度, 实现车辆以不同的弯道行驶半径行驶。 2 . 2 . 2 铰接式 见图4 a r t i c u l a t e d s t e e r 车架由两段 或多段 车段组成, 车段间用垂直铰销连接, 通过油缸使相邻车段保持或偏转一定角 度 , 实现车辆以不同的弯道行驶半径行驶 。 2 . 3 按驱动系 统 d r i v e s y s t e m 2 . 3 . 1 后轮驱动 式 见图1 r e a r w h e e l d r i v e 以车辆后车轴作为驱 动轴。 2 . 3 . 2 全轮驱动式 见图5 a l l w h e e l d r i v e 车辆全部车轴都作为驱 动轴。 2 . 3 . 3 中 间轴驱动式 见图3 c e n t r e a x le d r i v e 以车辆中间车轴作为驱动轴。 2 . 4 按车轴数目 n u m b e r o f a x l e s 2 . 4 . 1 双轴式 见图1 t w o a x l e s 车辆具有 两根车轴。 2 - 4 - 2 三 轴 式 见 图6 t h r e e a x l e s 车辆具有 三根 车轴。 2 . 4 . 3 多轴式 见图7 m o r e t h a n t h r e e a x l e s 车辆具有三根 以上的车轴 。 图 4 里 动 轮 图 6 J G / T 8 4 -1 9 9 9 图7 3技术性 能 3 . 1 尺寸参数 见图8 , I1 7 9 , m 1 0 d ime n s io n s 采用 J J S s . 1 8 9 R t方机械主机尺寸、 定 义及符号 中二坐标尺寸参 考系统确定 尺寸参数 图8 图9 图 1 0 3 1 1 底卸式料斗 离地间隙 g r o u n d c l e a r a n c e o f b o t t o m, d u m p b o d y 在“ 2” 坐标上, 自底部基准平面至底部卸料式料斗最低点的距离, 按斗门关闭、 斗门开启时分别 3 J G/ T 8 4 - 1 9 9 9 测得 。 3 . , 2 装料高度H l o a d i n g h e ig h t 车辆空载时, 在 Z ” 坐标上, 自底部基准平面至料斗边板最高点的距离。 3 . 1 . 3 翻斗高度H, , d u m p h e ig h t 料斗举倾到极限位置时, 在“ Z , , 坐标上, 自底部基准面至车体最高点的距离。 3 . 1 . 4 卸料高度后卸料式或侧翻 卸料式H d i s c h a r g e h e ig h t 料斗举倾到极限位置时, 在“ Z , , 坐标上, 自底部基准平面至料斗最低点的距离。 3 . 1 . 5 最大高度H m a x im u m h e i g h t o f d u m p e r b o d y o r h i t c h 车辆空载时, 在“ 2” 坐标上, 自底部基准面至护板或拦板顶部的距离。 3 . 1 . 6 轴距 拖挂式 L , wh e e l b a s e t r a i l e r 通过牵引后轮中心和通过挂车后轮中心的两个“ x” 平面在“ x” 坐标上的距离。如装有串联轴, 则以 两车轮的中点作为 中心。 3 . 1 . 7 串联轴中心距 L , t a n d e m c e n t r e d i s t a n c e 通过串联轴前、 后轮中心的两个“ x” 平面在“ x” 坐标上的距离。 3 . 1 . 8 料斗长度L , o l e n g t h o f l o a d i n g b o d y 通过料斗里侧最后点和通过料斗装料部分最前点的两个“ x” 平面在“ x” 坐标上的距离。 3 . 1 . 9 料斗 卸载角 后卸料式 A , b o d y d u m p a n g l e 料斗举倾到极限位置时, 斗底平面与底部基准平面之间在“ Y ,, 平面上的夹角。 3 . 11 0 额定容积 r a t e d b o d y c a p a c i t y 料斗额定容积 , 为平装容 积与堆尖容积两部分之和 。 3 . 1 . 1 1 尺寸参数 WI 、 WR R H H L L 。 按 J J 5 6 . 1 -8 7 土方机械主机尺寸、 定义及符号 规 定 。 3 . 2 质量参数ma s s e s 3 . 2 . 1 作质 量 o p e r a t i n g m a s s 主机质量, 并包括驾驶员体重 7 5 k g , 按规定注满的 燃油、 液压油、 冷却液、 润滑油、 且料斗 无载 荷。 3 . 2 . 2 满载质量l o a d e d ma s s 工作质量与额 定载荷 之和 。 3 . 2 . 3 运输质量 s h i p p i n g m a s s 主机运转时的质量, 不计驾驶员体重, 但包括按规定注满的润滑油、 液压油、 冷却液以及燃油箱中 1 0 的燃油; 料斗无载荷; 也可包括司机室、 顶蓬和翻车保护结构的质量。 3 . 2 . 4 轴荷分布a x l e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空载与满载时况下, 总质量分配给各车轴的比率。 3 . 3 卸料与回斗时间e mp t y b o d y d u mp a n d r e t u r n t i m e 发动机在额定转速下, 料斗按额定载荷装料时的卸料时间以及料斗的回位时间; 或指斗门开启卸 料、 斗 门关闭时间 , 推料 装置的卸料、 回位时 间。 4 零部件名称 4 . 1 双轴后卸式自 卸车零部件名称 见图1 1 c o m p o n e n t n o m e n c l a t u r e , t w o a x l e r e a r d u m p 4 . 1 . 1 保险杠b u m p e r 4 . 1 . 2 牵引插销 p i n , t o w i n g 车辆牵引其他车辆或被牵引时的活动连接轴销。 4 . 1 . 3 司机室c a b 4 . 1 , 4 挡泥板f o n d e r J G/ T 8 4 - 1 9 9 9 1 - 保 险 杠 ; 2 - 牵 引 插 销 ; 3 一 司 机 室4 - 挡 泥 板 ; 5 一 车 轮 沛一 轮 胎 ; 7 一 制 动 器 ; 8 一 顶 推 锁杆 9 -悬架装置; 1 。 一翻斗铰销; 1 1 一车轴; 1 2 一料斗支撑杆; 1 3 -料斗; 1 4 一翻斗油缸; 1 5一 驱动系统; 1 6 -排气消声器; 1 7 一护板; 1 8 一车架; 1 9 -发动机罩 2 0 -爬梯; 2 1 一发动 机; 2 2 -散热器罩 图 1 1 4 . 1 - 5 车轮w h e e l 4 . 1 . 6 轮胎t y r e 4 . 1 . 7 制动器b r a k e 4 . 1 . 8 顶推锁杆b a r , l o c k e j e c t o r 4 . 1 . 9 悬架装置 s u s p e n s i o n 4 . 1 . 1 0 翻斗铰销p i n , b o d y p i v o t 4 . 1 . 1 1 车轴a x l e s 4 . 1 . 1 2 料斗支撑杆 p r o p , r a i s e d b o d y 4 . 1 - 1 3 料斗 b o d y 4 . 1 - 1 4 翻斗油缸 c y l i n d e r , d u m p 克服料斗举倾力矩的主作用力油缸。 4 . 1 . 1 5 传动系统 d r i v e s y s t e m 4 . 1 . 1 6 排气消声器e x h a u s t mu f fl e r 4 . 1 . 1 7 护板c a n o p y 4 . 11 8 车架f r a me , ma i n 4 . 1 . 1 9 发 动机罩h o o d 4 . 1 . 2 0 爬梯l a d d e r 4 . 1 . 2 1 发动 机 p o w e r p l a n t 4 . 1 . 2 2 散热器罩 g r i l l e 4 - 2 两轮及四轮牵引车零部件名称 见图 1 2 c o mp o n e n t n o me n c l a t u r e , t wo a n d f o u r w h e e l t r a c t o r 4 . 2 . 1 牵引钩 h o o k , p u l l 固定在车架 上用来挂牵引缆索的刚性 钩。 4 . 2 . 2 底 防护板Q u r a d, b o t t o m J c/ T 8 4 -1 9 9 9 蒸鉴67 t - 保 险 杆 ; z - 牵 引 钩 沼一 底 防 护 板 ; 4一 车 架 ; 5 - - 挡 泥 板 ; 6 - 拖 挂 轴 销 刀一 拖 挂 装 置 书 a - 摆 动 铰 销 汐 一 拖 挂 叉 ; 1 0 - 纵 向摆 动 铰 销 图 1 2 4 - 2 - 3 拖挂轴销 k i n g p i n , h i t c h 用来连接拖挂式料斗的轴销。 4 . 2 . 4 拖挂装置h i t c h 保证牵引车与拖挂式 料斗可靠连接 与正常工作的整套装置 。 4 - 2 - 5 摆动铰销 p i n , o s c i l l a t i n g p i v o t 保证牵引车与拖挂式料斗绕车辆纵向轴线相对摆动而设置的水平铰销。 4 . 2 . 6 拖挂又y o k e , h i t c h 拖挂装置上的叉 型连 接铰销座 。 4 . 2 . 7 纵向摆动铰销 p i n , f o r e a n d d r a f t p iv o t 保证牵引车与拖挂式料斗绕车辆横向水平轴线相对摆动而设置的水平铰销。 4 . 3 拖挂料斗零部件名称 见图1 3 c o m p o n e n t n o m e n c l a t u r e , t r a i l i n g u n i t s J G/ T 8 4 -1 9 9 9 1 拖挂轴销座 2 鹅颈式牵引架 3 料斗; 4 - J门 5 车架; 6i一 保险杠. 7 牵引架; 8推 料 装 里 月尾 板 ; 1 0翻 斗 油 缸 图 1 3 4 . 3 . 1 拖挂轴销座 h o u s i n g k i n g p i n 牵 引架上连接拖挂轴销的座套 。 4 . 3 . 2 鹅 颈 式 牵 引 架 , o o s e n e c k 牵引架的一种结构形式, 其形如鹅的颈部。 4 . 3 . 3 斗门 d o o r s 4 . 3 . 4 牵 引 架 f r a m e , d r a f t 用来连接牵 引车并传 递牵引力的结构 件。 4 . 3 . 5 推料装置 e l e c t o r 后卸式料 斗上用来推 出物料的装置 。 4 . 3 . 6 尾板 t a i l g a t e 设置在带推料装置的后卸 式料 斗尾部 , 作为物件卸出时的滑道 。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北京建筑机械综合研究所提出并归口。 本标 准由长沙建筑机械研究所负 责起 草。